一場公聽會,看台灣的公共討論素養

您在這裡

李翰林/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2016 年 12 月 02 日

您在這裡


(攝影:呂家華)

周四參加了行政院食安辦公室舉辦的「日本核災後食品風險危害評估及管理暨茨城、櫪木、千葉、群馬食品開放與否公聽會」預備會議。這個會議以聽證會的規格來舉行,與過去公聽會不同,在進入實質內容討論前,先對外公開舉行了一場「預備會議」來確認會議名稱、舉行方式、舉行場次、各方爭議點和背景資料提供方式等。透過事先釐清程序,讓未來的公聽會能更聚焦,不會流於各說各話。

傾聽對話展現民主精神
會後初步看起來,媒體報導都聚焦在嫌名稱太長、嫌花一早上討論會議名稱很沒效率。但是求快的媒體所看不到的真相是,這個「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會議名稱,正是民主精神的最好展現。

最初會議開始時劍拔弩張,從會場未掛國旗到名稱沒有提到福島或輻射,許多參與者認定官方操弄會議,因此全盤否定這會議的必要。所幸在主持人中立、適切地引導主持,及官方展現溝通誠意下,才讓公民團體、學者、民意代表、政府機關,不同立場的參與者都能繼續坐下來靜心討論。

最初各方提出了11個各式各樣的名稱,充分反映出參與者立場非常分歧,但透過討論和彼此傾聽對話,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理由,逐步釐清與界定出未來公聽會的範疇和界線,找到大家都可接受的「共識名稱」。若回頭去看上個月同主題十場公聽會火爆翻桌的衝突場面,就知道本場的討論氛圍確實彌足珍貴。

政府與公眾都需公共討論素養
過去台灣的公共討論文化,都太忽視相互尊重、聆聽與對話說服的過程,為求「效率」,常急著進入表決比人多,表決後,人少的一方往往感覺被壓迫排擠而負氣離場,失去相互溝通理解的機會,只能透過抗爭來尋求意見表達。更何況公共議題的內涵非常複雜,像本案涉及外交主權、農業、貿易談判、國民健康、輻射風險、食品檢驗...等不同領域與背景知識,各方的價值差異和不同意見詮釋,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說明清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心力,事先整理分享資訊與釐清爭議討論點,讓各方都在同等的立足平台上展開對話。

民主需要學習,公民參與公共討論的文化需要養成,政府必須同步建構與社會溝通的技術與能力,從會前準備到主持人選,都是會議能否成功的關鍵,過去常發生省略預備會議導致程序一團混亂,或逕由機關首長擔任主席,非具主持能力的公正第三方,而被批評有既定立場且操弄議事的失敗案例。政府應把本次會議當作政策溝通的範例,建構與民對話的通溝機制與能力,未來重大公共議題的公共討論都可依循、借鏡,以開放、尊重及傾聽的方式深化台灣的民主品質。

(本文為2016/12/2 蘋果日報論壇投書:一場公聽會,看台灣的公共討論素養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