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守護戰

怎麼舉報都拆不了,怎麼辦?

台灣農地違章工廠問題嚴重侵蝕環境與農業,地球公民基金會結合數位工具,承接民眾回報,推動政府改善違章工廠治理。

閱讀更多

慢慢做,比較快

2020 年《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上路後,地球公民在農地違章工廠的議題上,更加積極倡議,我們的倡議策略也隨著對議題理解的深化而有所轉變。

初期,我們要求政府資訊公開、了解問題根源與釐清責任歸屬,包括要求經濟部公開違章工廠的位置資訊、公開各縣市的輔導計畫以利民眾監督。我們也透過違章工廠個案深入研究各地方政府的查處流程,整理可動用的資源與所需的標準作業程序,為違章工廠治理建立基礎框架。

現在我們發展出更全面的「三步驟」策略

  • 預防:及早發現並阻止新的違章工廠產生
  • 處理:督促地方政府確實執行稽查和落實裁罰
  • 治療:監督政府規劃適當的產業用地政策,引導散落於農地上的工廠集中管理,同時確保消防安全與環境保護。

經過持續的努力,我們在資訊透明度、執法力道與制度建立上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在資訊公開方面,我們成功促使經濟部公開中高污染工廠名稱、位置與產業類型,以及各縣市的未登記工廠管理輔導計畫。同時,政府也開始定期公開工廠管理輔導會報的會議記錄,讓民眾能夠實質監督違章工廠的處理方針。

在執法機制上,全台各縣市已更新地方裁量基準,為處理新增違章工廠奠定法律基礎。近三年來,全台增加了 93 名專職稽查人員,大幅強化地方執法能量。我們也促成了由經濟部次長主導的跨部會平台會議,協調各部會與公民團體共同解決違章工廠問題,打破過去單一部門難以處理的困境。

針對特別危害環境的中高污染工廠,我們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合作推動經濟部與財稅資料、環保署污染違規裁罰記錄進行交叉比對,成功找出更多潛在的中高污染工廠。我們也促使違章工廠合法化的資格審查機制更加完善,監督經濟部公開相關資料,讓民眾得以監督哪些工廠真正符合納管資格。

這些進展雖然不是劇烈的改變,但每一步都為建立更完善的違章工廠治理體系邁進了一步。四年的倡議經驗告訴我們,違章工廠治理不僅是單純的取締問題,而是涉及土地正義、產業轉型、農地保護和環境永續的複合型議題。需要政府、民間團體與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才能建立一個兼顧產業發展、環境保護與農地永續的土地使用制度,讓台灣的農地得以永續利用,工廠得以合法合理經營。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