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報告

您在這裡

2023年地球公民春聯:自由呼吸(李根政書法/邱毓斌詞)

敬致地球公民之友,新年快樂!今年致贈的春聯是「自由呼吸」。

「自由呼吸」有三個祈願:在後疫情時代,可以脫口罩自由自在的呼吸;台灣的空氣品質越來越好,可以自由的呼吸新鮮空氣;台灣保有民主和主權,可以呼吸自由的空氣。

回顧2022年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工作,我們摘要了議題、教育推廣和媒體經營等層面的重要進展和成果,這是來自地球公民的專職、董監事、義工,以及與社區、公私部門、友好組織、學者專家與各界的共同協力。

感謝你的捐助,做為我們行動的靠山,行動的基礎!

祝福新年快樂!身心安康!

地球公民基金會 董事長兼執行長 李根政 
全體董、監事、工作同仁 敬上      2023年1月


2022年地球公民基金會 成果報告

地球公民基金會從高雄起家,在台北、花蓮設置辦公室,議題橫跨了反公害、反污染、反核與能源轉型;森林、水資源、海岸景觀、農地、溼地保育等,其中有個案也有法案或政策,空間分布上幾乎涵括了整個台灣本島的陸域,都會、鄉村、自然野地。 

我們期許自己有能力從個案連結政策改變,具有跨域的視野和解方,而我們深信這是台灣要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重要特質。 

以下是2022年,地球公民在議題項目、媒體與教育推廣的指標成果,以及2023年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一、半世紀以來幾乎無解的農地違章工廠,終於有了改變

農地違章鐵皮廠房,有著污染與火災的風險,也威脅我國糧食安全,依據農委會資料,台灣每年因疑似違章工廠流失約1,500公頃農地,新增約3,000~6,000間。 

地球公民關注農地違章工廠邁入第七年

地球公民與g0v零時政府開源社群共同開發的disfactory違章工廠回報系統,進站人數近4.7萬人次,累計收取2427回報件數地球公民篩選後檢舉673家工廠,案件100%被查處(裁罰、勒令停工、斷水斷電或拆除),並促成12件廠房自拆或被拆除。也攪動了經濟部與內政部對全台農地違章工廠的查處效能,從2020年開始,查處3000多家農地違章工廠與廠房。 

除運用既有的回報系統檢舉違法廠房,2022年五月更與g0v零時政府開源社群共同發起「空拍圖比對計畫-大家來找廠」,邀集超過7,000人次公民網路參與,從不同年份空拍圖比對出新增建工廠與違法擴建廠房,最後揭露全台新增建廠房熱點區域,並受監察院關注,要求經濟部專案列管。同時,我們也舉辦跨部會公開座談會,讓行政部門面直接面對公眾,與社會對話。

這些創新的公民行動,對於執法部門的壓力也是助力

1.依據農委會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結果,2021年當年疑似新增農地違章廠房面積650公頃,較前一年度2020年的1221公頃,再度減緩一半。  
2.確立2022/03/20納管期限落日與斷水斷電的執行,最終期限未被展延 。 
3.要求政府增聘一線稽查人力,促成各縣市政府經發單位查處農地違章工廠的人力從60人增至126人,增加了一倍。   

我們知道農地尚未止血,但可以很自豪的說:近半世紀幾乎無解的農地工廠,地球公民終於讓政府動起來了。未來,我們將會繼續追蹤新增建工廠與污染工廠,讓地方政府確實對所有違法工廠斷水電與拆除,同時也會研究各地方政府收攏農地違章工廠的策略,並分析產業用地供給問題,是不夠用還是開發了沒人用。  

二、促進礦業改革,已達成非凡成就。礦業法修法,行政院提出版本

「礦業修法」是地球公民基金會最受矚目的項目之一。2022年,行政院終於公布〈礦業法〉草案,12/15在經濟委員會完成逐條審查,待政黨協商後邁向三讀,期待第三度修法真的可以完成。 但在修法之外,地球公民的行動已有成非凡成就。2022年,關西羅家礦場業者自行放棄礦業權、礦務局收回萬達鑛業的礦業權,從2017-2022年6年間,促使礦務局收回87個礦業權,總面積達1萬4,808公頃,超過1座陽明山國家公園(1.13萬公頃)。  

同時,我們促使:行政院於今年2月公布亞泥新城山礦場案土地流失真相調查報告、礦務局與亞泥公司的地質調查進入尾聲;業者自行放棄關西羅家礦場的礦業權、礦務局收回萬達鑛業的礦業權、阻止北原石礦申請礦業用地;促使原民會進行原民諮商同意輔導團的標案,嘗試建立可實踐的諮商同意權制度框架。  

展望2023年,我們將持續推進礦業法修法完成,並監督礦業改革的各項制度和指標個案。

三、促進森林的永續治理,教育、政策倡議、監督併進的行動  

因應邁向2050淨零排放,我們啟動森林碳匯研究,釐清森林碳匯科學面爭議,提出整體森林治理的政策建議。 

持續關注永續人工林的經營與保育課題。包括與林務局討論整體國產材的伐採機制,並給予制度性建議;監督台灣東南區櫟林保育調查案,促使台東大公農牧案和台中大坑案往生態補償方向前進;追蹤台北市公有林的林業白皮書與森林政策。  

辦理多場森之旅講座,每場報名都超過400人,大大提昇社會與公部門針對森林議題的交流與對話;經營關注永績人工林的志工社群「地球公民木材小組」,現勘林場、製材廠等,建立專業共學社群。  

四、花東環境治理及在地培力  

地球公民是台灣的全國性環境組織中,少數在花東設立辦公室者,2010年起我們監督各式在花東地區開發的個案,透過與部落社區及在地團體合作,促進行動策劃與執行,並努力融合環境議題及地方文化脈絡。 

花東辦公室過去一大行動重點在海岸的永續治理。2022年指標成就是〈黃金海渡假村〉第四次環現差審查環評,退回了觀光局。此外,在制度面,包括協助花東兩縣政府都計科及海岸計畫團隊完成交流;參與海岸管理計畫公聽會,持續追蹤制度;參與營建署的台東海岸輔導團,並協助台東縣政府推動海岸在地管理計畫發包。 

在個案方面,則包括了:與反反反行動聯盟共同追蹤杉原海水浴場開放情形,針對美麗灣建物招標案投書及協助在地討論;與比西里岸部落青年共同參與滿地富遊樂區部落說明會,並完成行動;與花蓮在地團體進行沙灘車議題交流、完成一次花蓮海岸景觀遊憩議題討論會;莿桐外環道開發案的現勘及在地討論。 

除海岸議題外,今年度關注的花東重要議題,還包括了:協助世豐水力電廠案受影響部落與廠商協商、記者會發聲;追蹤清水溪水力電廠案、花蓮光電案場資料、台泥BOO燒垃圾案、參與花蓮各式平台會議;以及支援台東山海盟的行動和運作。  

2023年除了上述事項的追蹤外,有鑒於淨零碳排的概念離花東民眾生活較遙遠,我們將開始把淨零思考帶入地方、與地方政府建立溝通管道,並持續監督水力及光電之開發。  

五、國土計畫體制建構  

2016年國土計畫法公布,預計於2025年完成土地使用管制的制度建構,取代區域計畫法成為台灣土地使用管制的最高指導原則,目前是制度建構的最後階段。針對這個龐大而重要的課題,我們限於組織量能未能著力太多,但我們仍持續的參與提供政府相關建議。 

1.拜訪專家學者、顧問公司探討國土使用地編定、部門計畫、國土綠網應用等題目。  
2.參與國審會、拜訪公部門,掌握國土法子法進度、部門協調情形、釐清會內關注議題(再生能源、違章工廠、礦業開發、農地資源、原住民族土地等)與國土計畫銜接的狀況。  
3.追蹤地方型關鍵議題,宜蘭員山水資源與農地重劃議題、高雄美濃鄉村地區整體規劃與光電衝突。  

未來,我們將會繼續追蹤土地使用管制的最新進度,同時藉由會內關注議題、地方型關鍵議題的討論,適時提出國土計畫制度建構的建言。  

六、把握2050淨零排放機會之窗,推進能源轉型 

2050淨零排放已是世界各國與企業的減碳目標,高度仰賴化石燃料的台灣也在2022年2050公布淨零路徑與關鍵戰略。面對攸關未來永續與生存的賽局,政府、企業與民間社會都負有共同而有差別的責任,協力合作是邁向淨零的關鍵。   

今年度,我們在地球公民內部成立了氣候工作圈,分成路徑與修法、運輸減碳、產業轉型、森林碳匯、能源轉型、公眾教育與公民行動等項目來推動,舉辦論壇與記者會、出席公部門公開會議。 我們舉辦多場重要的論壇---「邁向淨零,高雄行不行? 」論壇,邀請高雄市政府及在地團體討論城市邁向淨零的關鍵議題;也與友團合辦「台灣淨零,尋路共行」論壇,從台灣邁向淨零的關鍵課題,提出民間倡議;以及2場綠運輸論壇與講座。我們也督促氣候法修法,監督政府2050淨零路徑,要求強化社會對話。  

我們與友團持續推動〈縣市政府氣候與能源治理評比〉,關注地方節能、綠能與氣候治理的制度規劃與行動;完成了苗栗、台南、屏東、花蓮等四處的光電田調工作,2023年將會公布報告並展開社會討論,持續為台灣能源轉型尋找最小衝突的路徑。同時,仍持關注核能安全,擔任行政院非核家園小組諮詢委員、屏東縣核安監督委員,與友團一起研擬核廢管理法草案,也連署聲援國際反對俄羅斯攻擊烏克蘭核電廠、反對日本福島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未來,我們將持續監督中央與地方政府、企業的淨零承諾與作為,並規劃更多面向公眾的活動,擴大關心氣候變遷的社群,與社會各界一起學習,激盪出更多達到未來淨零生活的創意與倡議。  

七、監督中鋼碳排、台積電設廠,促進改善工業污染與產業轉型 

今年度,我們策劃了一個創意行動,在高雄的中鋼總部前踩下黑色的足跡,對社會揭露中鋼在高雄製造的高碳排及大量的空氣污染,並要求中鋼提出更積極的改善承諾,同時,也對台灣十大碳排企業施壓,與友團合辦「十大碳排佔四成,企業減碳別再等」記者會,要求其大幅減碳;積極參與經濟部節能戰略會議,倡議提高用電大戶節電目標,要求耗能的工業應盡速強化節能。 

面對台積電要來高雄設廠,我們積極參與環評會議,並辦理「台積電要來了?高雄會發生什麼事?」系列論壇2場,邀請公部門、學者專家對談,與公民社會一同思考後勁生態公園、污染整治、半導體業的環境負荷與能源需求等影響。 促成楠梓產業園區(台積電高雄廠)提出更積極的環評承諾,包括:園區納入生態公園整體規劃、2050淨零排放路徑、再生水使用及空品監測的增加、廢棄物源頭減量、設置環評結論監督小組等環評承諾。 

針對高雄的工業區污染改善。我們透過工業局檢核平台,與友團共同督促高雄林園、臨海、大社三大工業區,強化373家工廠的環保、工安、職安,並促成平台資訊全面公開;要求降低林園石化工業區工安事故,撰寫投書倡議,在立委與友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爭取到林園石化工業區三年的總體檢;監督中油林園新三輕落實環評承諾,降低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量,要求公開林園區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促成監察院調查大社石化工業區降乙編延宕案,與大社環境守護聯盟合作提起訴願,施壓內政部降乙編;監督中油大林煉油廠爆炸案,投書要求經濟部國營會檢討改善及資訊公開。  

未來,我們將繼續追蹤與監督上述議題,舉辦公開的論壇等活動,以強化社會連結,持續改善工業污染。  

八、清淨天空,推動法規加嚴與合理化 

台灣的空氣污染問題在包括本會在內的環境團體努力,國人意識提升,及政府採取作為之下,已在逐步改善,但尚未能達到合理的健康標準。我們持續倡議和參與各項法規制度的修訂,加嚴各項空污管制標準,成功促成環保署修訂並加嚴「空氣品質嚴重惡化警告發布及緊急防制辦法」,改善中南部空污季節的空氣品質。 

尚在持續倡議的項目包括了:包括將現行的PM2.5及PM10的標準值往較低濃度修訂,以趕上國際水準;揭露恆春站PM2.5稀釋屏東空污的問題,倡議環保署檢討各縣市空污防制區 PM2.5污染的採計與判定方式,以如實反應各地的PM2.5空污問題,並採取更周延、力道更強的防制策略;加嚴管制「高雄市鋼鐵業空污排放標準」,改善高雄與屏東空污;減少有害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有害空污對民眾健康的影響。  

未來,我們將持續關注空污政策,舉辦對話與宣傳活動,促進社會深化環境意識,進一步改善空氣污染。    

九、教育推廣與志工經營  

地球公民深切體認:環境的永續有賴於強大的社會支持和公民參與。 

2022年主辦面對大眾的教育推廣活動26場,超過5千位民眾報名參加。以森之旅、零碳生活起步走等系列講座,從山林政策、低碳生活、農地安全等層面深入與民眾對話。  

受邀11場面對大眾的擺攤活動。設計礦業、能源、違章工廠等互動遊戲,帶民眾認識地球公民及關注的議題。 

受邀講座共97場,接觸超過12,000位聽眾。有學生、公務人員、社大學員、非營利組織、企業員工等多元群眾。  

同時,經由線上、現場講座或讀書會,與志工一起探討環境議題問題與解方。2022年,我們的志工活動包括了: 

1.經營專業志工社群,G0V工程師,以每兩週一次的小聚,持續優化違章議題線上回報系統。透過專業翻譯者協助議題翻譯。 2.舉辦39場志工聚會,透過多元的主題,從環境面向與志工一起思考環境議題核心問題,經由線上、現場講座、森林踏查及讀書會,邀請志工深入議題內涵。 3.招收暑期實習生6位,透過前期的課程培力、議題現勘、會議參與等參與環境議題,並以訪談、遊戲設計、漫畫、影像紀錄等成果協助各個議題推動。  

我們體認到,公民的參與,建立社會共識是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關鍵基礎。2023年將持續強化教育推廣和志工經營的各向面工作。 

九、媒體宣傳與自媒體經營    

透過記者會等行動,爭取大眾媒體的曝光,是提昇公眾環境議題認知,集結公民力量,對政府和企業施加壓力的重要工作。回顧2022年,我們總計召開29場記者會、14聲明稿,其中在山林水土項目有7場記者會及5篇聲明稿,改善環境污染3場記者會及1篇聲明,氣候變遷-非核淨零+能源轉型項目,有16場次記者會及7次聲明稿,永續花東項目有3場次及1次聲明稿。 

此外,我們主動投書平面和網路媒體共計20篇,再加媒體的專訪21場次,相當於每4~5天就有篇媒體露出,提升地球公民環境論述和主張在大眾的能見度。 

我們也花費許多心力經營FB、IG等社群媒體,讓社會大眾能夠有更多元的管道理解地球公民對環境議題的立場及見解,期待捲動社群的關注,促成環境與社會的正向改變!2022年,我們總共在FB發佈了261則貼文、在IG發佈了134則內容,平均每週發布3-5篇貼文,合計共創造約500萬次的觸及人數。此外,我們也以一週約兩封信的頻率發布電子報,將活動資訊及重要的議題進度傳遞給支持者。  



財務報告將待主管機關審查後公告於網站,再以電子信函提供捐款會員參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