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考古的重大發現--蘇花改挖出千年漢本遺址

您在這裡

2013 年 03 月 01 日

您在這裡


漢本遺址現場挖掘情形。

文/曾雨涵(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

2012年3月5日,蘇花改工程位於南澳至和平段的谷風隧道已經正在施工,有位負責其他工程段的考古隨行監看人員正巧過來,他坐在這處工地吃麵,忽然有驚奇發現:『耶?這個好像是有文化層!』,一個隱沒已久的千年遺址就這樣重見天日。

以往談論蘇花高、蘇花改,常聽到的是要保護生態、地質太脆弱蓋了更危險、蓋了會帶來太多人潮,嚴重影響花東社會經濟,相信這些論點大家並不陌生,但是大家一定不清楚,蘇花這一段,其實經過了不少重要的考古遺址。根據文獻上記載,現在的蘇花改工程就經過了清營盤址、清水遺址、武塔遺址、東澳遺址,這些遺址大家聽來陌生,卻串起了史前台灣的發展脈絡與生活樣貌。千年前,台北到花蓮的海岸散居了不少居民,從我們熟知的南島語系,一直到清朝官兵在這裡行軍所留下的古道,延續到現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處、花蓮北埔一整群的崇德遺址,在台灣考古史上都佔有一席之地。

而這次發現的新漢本遺址,重要性都比上述的遺址令人來的驚奇,原因有二,一是這裡的地形是山坡,並非谷地,原本有在海邊平地上採集到一兩件標本,但卻沒注意到山坡下竟然埋有如此豐富的文化遺址,周遭的海岸與高山地形,一般認為交通不方便、不易人居,卻發現厚達兩三公尺的文化層。這個遺址的發現也確定了東海岸北端南島語系民族的遷移路線,完整了現在的宜蘭到花蓮的考古拼圖;另一項原因則是這處遺址目前只能搶救文物,不能做現地保存,台灣公共建設與文化資產間的抉擇,值得我們進一步討論。

漢本遺址挖掘約略一年,初步判斷為是新石器時代中期以後的文化遺址,目前出土距今一千多年的墓葬、住屋,同時挖出石棺、保存完整的遺骸,遺骸甚至連牙齒、肋骨等都清晰可見,另外還發現許多陶器、青銅器、鐵製品、瑪瑙首飾等陪葬物。負責帶領考古隊的中研院研究員劉益昌先生表示,這處遺址應該是平埔族的文化遺跡,類似於十三行文化,同時研判這些平埔族應該頗具具航海能力。這群人應該就是我們稱為巴賽的平埔族,也就是凱達格蘭族,這群巴賽人以漢本為居住地,和花蓮北段、宜蘭、甚至到北海岸,有可能都有密切互動關係。但挖掘還在進行,可能還會有更進一步的發現,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不少標本,是台灣之前的考古遺址未發現過的樣式。

這個消息更堅定了我們對蘇花改工程的監督,因為在追蹤蘇花改環評報告書時,發現在文化資產部分,公路總局竟然只做工程以西的踏查,而現在施工點也非全面調查。因此這次挖到遺址,官方說法是非常意外,但其實是環評階段的一大疏失,早在2011年底到2012年初,地球公民基金會就針對這項疏失,要求公路總局針對可能有文化遺址的區域做全面補充調查,公部門堅持環評嚴謹,因此只派隨行考古人員現場監看部分工程點位,沒想到在沒監看的工程段,卻發現了這樣重大的文化遺址。工程單位在3月5日發現文化遺址後,也依法報請文化局處理,並停工搶救文物,略為可惜的是,此時已經挖開約十幾坪大小的沉砂池,其中不少文物被破壞,甚至丟棄。

除了沉砂池文物被破壞的遺憾外,本文開頭第一段說這個遺址「重見天日」也帶有部分的隱憂。因為遺址不是只有考古標本有價值而已,還包含了人地關係,除了文物,整個遺址空間也有值得研究的意涵,目前對遺址最好的做法是現地保存,但是蘇花改被指定為國家重大建設,只能折衷進行「搶救文物」,現在挖掘作業還在進行,越來越多的珍貴文物出土,越顯見其重要性。其實台灣的考古發掘每每與工程相碰撞後,就必須要折衷採用搶救的作法,像是我們所熟知的十三行遺址、台東卑南遺址,就是在1980年代分別因八里汙水處理廠、台鐵工程而發現,考古學界的人主動與工程單位進行交涉、抗議,最後學界屈就於政府堅持「工程需順利進行」的前提下,與時間賽跑,一邊搶救文物。台灣面對文化資產的態度,看來其實有些輕蔑,公共建設與文化資產保存間的關係,或許這也是我們日後值得重視的議題。


破壞過的文物碎片在現場隨處可見。


史前房子結構遺跡。


現場發現的墓葬骨骸保存完整。

議題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