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發起民間核廢論壇?
廢核

議題內容總覽
2016.09.27
德國綠黨的霍恩(Ms. Bärbel Höhn)議員,2016年6月30日在「他山之石:德國經驗的能源轉型與核廢處理」論壇分享德國的能源轉型及如何處理與面對核能和核廢料。霍恩議員不斷強調德國是一個民主政體,因此,這些決策都是藉由還權於民(power to the people),在充分且完整的公開資訊下,讓民眾選擇。
2016.09.27
投入反核運動以來,經常被問到:「核電、燃煤都反,那你們到底要什麼?」其實,反核團體也經常如此自我詰問,無庸置疑,「能源轉型」是我們要的答案。但,什麼樣的能源轉型?
在「發電」端,改用對環境友善的能源。
在「用電」端,改變用電習慣,節約能源、提高使用效率。
在「管理」上,透過智慧電網,調整供需,降低尖峰用電。
在「經濟」上,提高電價,課徵能源稅,合理反映能源消費的環境及社會成本。
2016.07.26
紀錄:陳萬水/屏東大學社會系三年級(地球公民基金會實習生)
主講人:陳威志(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2016.06.08
造成當前尖峰調度的吃緊,絕非電廠不夠,除了高溫屢破紀錄外,主因為過去針對電力需求的調度與管理能力不足,目前經濟部和台電的對外說法,幾乎都是聚焦在供給面的調度因應,突顯現在政府面對尖峰調度的盲點。
2016.06.04
台灣從1970年代推行核電至今,核廢處置始終被漠視。處置方案都是台電與原能會片面決定、強迫執行、推銷。決策過程欠缺社會討論與民主程序下,被迫與核為鄰的居民如啞巴吃黃蓮般的痛苦不堪。因此,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於今年3月至6月在北海岸、屏東、蘭嶼、台東等核廢料關鍵社區舉辦「民間核廢論壇」,希望凝聚利害相關的居民與團體對核廢處理政策共識,奠定接下來關心核廢料處置的社會基礎。
2016.06.02
反核是為了反獨裁,不單單指的是威權統治者,還包括在即便是民主體制下,許許多多意圖假借「專業」,掩蓋資訊,逃避公眾監督的官僚、企業主等。更說明了縱使今日,核能政策也不能被窄化讓專家宰制,而需要更充分多元的民主參與和公眾監督。
2016.06.01
核廢料是什麼?
核廢料分為高階核廢料和低階核廢料。
高階核廢料是指核電廠中使用過的核子燃料棒,具有高輻射和高熱量,必須經過隔離上百萬年(如下圖),才能使輻射量降至安全背景值。如何找到一個可以安全隔離高階核廢料達上百萬年的「最終處置場」,是目前各國最頭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