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下方有活動斷層?核三重啟可能面臨哪些地質風險?
You are here
You are here
(本文原為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邀請國內著名的兩位地質權威,台大地質科學系名譽教授陳文山,以及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退休教授李錫堤之記者會內容。兩位教授完整發言請點此閱讀)
先說結論,根據台電最新的地質調查報告:
- 廠區內有活動斷層經過—恆春斷層,距離核電廠運作核心的核島區不到1公里
- 一號機廠房下方發現「斷層剪裂帶」➡️若地震恐造成一號機被切開
- 二號機直接蓋在「背斜」地形上 ➡️可能將二號機整個拱起
- 恆春斷層的地震最大強度是 921 的 10 倍,遠大於核三廠的耐震設計
核三廠在哪裡?
核三廠位在屏東恆春。核三 1 號機依法已在 2024/7/27 除役,2 號機則在今年(2025)5/17 除役。核三廠的廠區旁有恆春斷層經過,從核三大門前一路延伸到海域,距離反應爐最近處,不到 900 公尺。
台電最新地質報告:核三有活動斷層經過
根據台電最新的地質報告,核三廠區內有極高再活動機率的活動斷層恆春斷層,同時也有地質傾斜與變形。
一號機廠房下有斷層剪裂帶,是岩層在壓力下滑動所造成的破碎帶。二號機反應爐位在背斜正上方,是岩層受到擠壓後隆起成拱型的構造。
活動斷層通過核三,會有什麼安全問題?
台大地質專家陳文山指出,如果地震發生,一號機可能會被切開,二號機反應爐可能整個被拱起。
他也指出,核電廠廠區內有斷層,和廠區外有斷層的嚴重程度完全不同。廠區內有斷層意味著地震受到的影響不只是震動、搖晃,光是加強耐震係數還無法確保安全,因為地表會拱起,管線會斷裂,圍阻體裡面的設施會被破壞。921 地震後,台中石岡水庫 10 公尺寬的水泥壩體,就因斷層抬升而被撕裂為兩段。斷層為核三帶來的核安風顯不可輕忽。
核三夠耐震嗎?
根據 2022 年台電的《地震危害與篩選報告-馬鞍山核能發電廠》調查報告),恆春斷層若錯動,核三廠內最大地震加速度是 1.384g,是 921 大地震的最大地震加速度 0.13g 的 10 倍,遠大於核三廠日本 311 補強後的耐震設計 0.72g。
地震風險是累積的:台灣不能再賭
很多人說,核三廠已經安然度過 40 年,談地震、核災風險都是在恐嚇。但台灣位於地震帶上,無法確切預測地震會在 4 天後、 4 年後、還是 40 年後出現;而陳文山指出越久沒地震,發生大地震的風險會持續累積,並不會消失。
活斷層上的核三不應重啟
核三廠當時的選址評估過程粗糙,應對活動斷層的安全強化並未納入一併考量,當時興建時也並未進行環評;台大地質專家陳文山指出,如果當地發生大地震,不只是搖一搖而已,而是會直接造成廠房破裂、反應爐被頂起,不是補強耐震就可以解決。
台灣是新生的小島,多山就是我們位於地震帶上的證明,我們沒有繼續賭的本錢。位於活斷層上的核三,不應重啟。如果想持續關注台灣的核電及能源現況,歡迎追蹤以下粉專:
地球公民基金會:FB|IG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FB|IG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FB|IG
歡迎分享本文,讓更多人知道核三的地質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