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介紹太陽能發電對環境帶來的正面影響,並帶大家了解新能源所帶來的附加價值,更期望推動社區的再創新、綠能產業的經濟價值,進而朝向永續的生態環境發...
講座
您在這裡
你知道台灣這片小島上,還有多少座礦場嗎?現今礦場竟然是受老舊法規約束,沒有周詳的法規,新...
歡迎各位來到荒野的大開發時代,一起來參與這場開墾盛宴
但是進入荒野後,你不再只是任人擺佈的小老百姓,你可能是:
手握財力,率領怪手軍團的大老闆,創造最...
耆老一輩子捍衛文化、語言、土地的故事,以及透過部落族人尋根回到祖居地,探求人與土地的關係,最後更透過耆老們的訪談,對比礦場到來前後的山林變遷。
《翻越之後》,起初為一群熱血的都市大學生在大南澳流域做區域探勘,但因在溯南澳北溪時找不到路而開始向原住民請益,後來的過程中卻從山林漸漸的踏向泰雅的尋根之路,接著更開啟了長達7年的影像紀錄和文史訪...
環評是什麼?雖有環境評估制度,但海岸開發的課題仍如波波大浪不斷席捲而來,除了最知名的美麗灣案以外,美麗的花東沿海長年飽受開發之苦。造成這些開發案層出不窮、屢試不爽的關鍵為何?環評之外還有誰也是造...
「我不是要離開家鄉,而是我的家鄉要不見了。」為什麼某(些)人的利益是需要犧牲他者(們)的生活才得以產生並維持下去?此場活動透過藝術展覽及座談與大家分享。
一陣疫情過境,雖然台灣防疫得當,人民焦慮感逐漸降低,但於此同時,國內各項產業也不斷釋出危急警訊,期待政府予以紓困,讓產業的衝擊得以緩解。 但是,我們只需要恢復到以往的日常嗎?還有更好的...
相信大家都有耳聞今年因缺少颱風雨量而進入缺水狀態,目前民生用水尚未有感,那缺少的水從哪部分的用水來限縮?我們的供水系統是怎麼運作調配的?
大選前業者喊出「油電平權」的口號,讓政府補助民眾購買燃油機車。但是油車跟電車真的一樣乾淨嗎?台灣到底需不需要推動交通電動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