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森林覆蓋率高達六成,從古至今山林都有高度的人為活動,面對台灣天然資源的保護課題,我們是否也看見生活在山林中的人們?唯有理解這片山林的歷史與記憶,才能真正建立人與自然共存的永續關係。
您在這裡
從馬太鞍堰塞湖的經驗,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在下一次災難來臨前我們可以怎麼做呢?歡迎大家帶著你的觀察、困惑,一起來大同戲院聊聊我們所看見的災難一百個樣子。
11/1 「為氣候而走」遊行,不只是一次上街,更是我們為了自己、為了孩子的童年、為了勞工的尊嚴、為了弱勢家庭的安全、為了健康的生態,以及為了世代正義而共同做出的行動。這是一個社會聚集的時刻,讓我...
從2016年以來,台灣推動能源轉型面臨了多重的挑戰,如果你也想過:九年來台灣的能源轉型是「錯誤的能源政策」嗎;或者這些衝突的結構性矛盾是什麼?
走讀活動將帶領大家親自踏入《末代女礦工》的世界,前往海山煤礦舊址,從現存的遺址感受女礦工在煤礦場工作的身體經驗。
這次聚會的目的,是讓大家先理解書中的核心內容與背景、以及我們即將造訪的海山煤礦舊址相關的故事。
《末代女礦工》由社會學者戴伯芬教授撰寫,紀錄了四十年前她阿嬤在海山煤礦的生命經驗。
這次的志工聚會,我們想透過一場行前導讀會、以及一場走讀活動,帶大家一起前往海山煤礦舊址,從現存遺...
淨零轉型不僅是技術與經濟的轉型,更是社會的轉型。當前的挑戰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社會共同體的責任,需要深切的理解問題,共同找尋行動的解方。
本場講座邀請到長期投入台灣黑熊生態研究的郭熊。他用雙腳追尋野生動物的足跡,在與布農族人交流過程中,理解族人的生命經驗。多重視角的交織,他將帶來關於台灣黑熊族群現況、山村居民面對台灣黑熊的真實處境...
你知道嗎?有一群人的工作,就是每天守護綠綠的樹,讓藍藍的天空繼續藍藍的。
這些人是誰?他們從哪裡來的?到底在做什麼事情呢?
偷偷告訴你,有些事情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