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核三重啟公投之前,紀錄片《新核能迷局》邀請觀眾一同深入思考:誰在主導核能論述?誰將承擔技術失敗與意外風險?我們期待透過《新核能迷局》這部紀錄片的放映,開啟更廣泛的社會對話──讓能源議題回歸...
講座
您在這裡
8月23日有一場公投,投票前你必須知道:已經用了四十年的核三,適合重啟嗎?聽說歐盟把核電列為綠電,台灣的核電算綠電嗎?傳聞說不用核電,台灣會缺電?我們生活和產業用的電力從那裡來?台灣從2016年...
40年前威權時代下,政府將核三廠蓋在恆春半島。如今支持核能的一方,要用全國的民意來決定老舊的核三廠是否要重啟運轉。一起了解:已經用了四十年的核三,有可能安全重啟嗎?聽說歐盟把核電列為綠電,台灣的...
地球公民基金會,結合了本豐田直巳的攝影,和李根政的書法,在包括「南渡策室x 無有為」等南台灣四個場地同步聯展,讓人們看見日本福島核災下的人們與環境變遷;人類與台灣使用核電的歷史與觀點。
8 月 23 日,再一次走向投票所,決定是否同意重啟位於恆春的核三廠。在這場投票之前,或許你也有一些想問、想釐清的事?台灣會缺電嗎?...
地球公民基金會長期關注花東的土地和環境。2025 年,我們邀請你參與「花東山海系列講座」,透過不同行動者的觀察與實踐,重新認識太平洋左岸——在海與陸、縱谷與山林之間,展開深度的對話與想像。...
台灣森林覆蓋率高達六成,從古至今山林都有高度的人為活動,面對台灣天然資源的保護課題,我們是否也看見生活在山林中的人們?唯有理解這片山林的歷史與記憶,才能真正建立人與自然共存的永續關係。
陸地與海洋之間緊密的連結。生活在島上的我們,每一次消費、每一滴廢水,終將流入海中。空氣與水土污染、石化與科技產業的發展,正在重塑我們與海的關係。
荒野保護協會與地球公民基金會聯手推出三天限定工作坊,我們將為您揭示:如何像偵探一樣,運用棲地剖析心法與工具,深度掌握每一寸土地的奧秘,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出真正有效的保育行動!
2025的森之旅系列,我們從綠領工作的分享,到部落文化的智慧,再到巡山員的森林守護,邀請大家透過這次講座走進山林,從山林中的傳統知識到現今的環境永續,開啟人與自然共生的想像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