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董事長昨日在高雄「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台灣領袖講座」中提及,可在高雄半屏山設置小型核電廠,引發抨擊。在輿論壓力下,深夜於社群平台上道歉,表示「核能這種重大議題,更必須以當地居民的角度重視在地需求」。
地球公民基金會做為總部設於高雄的環境組織,我們肯定郭董事長為不尊重當地居民提出歉意,但其多次談論核電的言論,充斥許多錯誤訊息,我們認為任何想要競逐總統大位的候選人,在沒有準備下隨口對能源政策的評論,必須予以釐清,否則將成為錯假資訊的溫床,讓台灣能源轉型走向錯誤的方向。輿論已對郭董事長的發言諸多評論,但以下事實仍需釐清。
廢核

議題內容總覽
2023.03.14
核能二廠的運轉執照於今日(3月14日)到期,台灣僅存一座核能三廠仍在運轉,向非核家園再邁進一步,台灣應務實面對即將在2025年迎來非核家園的事實,積極實踐零核無碳的轉型路徑。
2023.03.10
已經使用40年的老舊核二廠,即將在2023年3月14日停機,進入除役階段。明明已經要除役,有些人卻主張應該要繼續使用核二發電。但事實是,核二無法繼續用的原因,有四個根本上不可行的原因。
2023.03.09
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至今尚未終結,許多人們失去了故鄉,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工作,失去了世代居住的家園。核災事故雖然由地震和海嘯引發,但真正的起因是核電的系統性缺陷,不是無法預防的天災,而是可以預防的人禍,福島核災雖已過了十二年,但至今仍無法解決災區的污染問題。
2023.03.02
北海岸居民與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在新北市府前舉辦記者會,肯定新北市府長期把關核安的努力,以及後續長達數十年核電除役的監督工作,呼籲市府持續為市民把關,力推節能與綠能,確保核二廠如期除役。並透過祈福天燈與平安符,為新北市民及全台人民祈求平安順遂。
2023.02.23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於去年三月曾發起民間團體連署,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核污染威脅,時隔一年再度舉辦記者會,邀請當初參與連署的團體現身聲援烏克蘭,抗議俄羅斯的侵略與核威脅,讓全球承受戰爭與核災的巨大風險。
2023.02.17
台灣使用核能發電超過半個世紀,對於核電,很多人看到的是便利、發電量大等好處,但是卻不了解核電所產生的核廢料該如何處理。
2023.01.16
日本政府於1月13日召開的內閣會議,決議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污水在2023年春季至夏季期間排入大海,此舉無視國際社會一直以來的反對與質疑,甚至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對此表達強烈遺憾與抗議
2022.08.10
11年前發生的福島核災,為了冷卻核電廠內爐心融毀的機組,至今仍然持續產生每日約140立方公尺的核廢水,目前暫時被儲存在福島核電廠場區內。然而日本政府卻決定將核廢水稀釋後排入海洋,與鄰為壑、造成鄰近國家的困擾。
為呼籲日本政府撤回核污水排放入海的計畫,全國廢核平台號召民間團體一同響應國際連署—「Don't Nuke the Pacific 」,地球公民作為廢核平台成員亦參與行動,於日台交流協會門外宣讀連署信,並請協會代為轉交給日本政府,考量該計畫未來對於台灣漁業與海洋可能的衝擊,呼籲日本政府懸崖勒馬。
2022.07.01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出三點聲明:
一、電費調漲是反映國際燃料成本上升,跟核電毫無關係。
二、譴責有心人士政治操作,將電價調漲做為重啟核電的藉口。
三、面對難以處理的核廢料以及我國地質條件下的核安高風險,發展核電絕非適合台灣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