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資訊公開、強化法制,守護校園空氣品質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2014年-小朋友,我們來升空污旗!(圖/ 地球公民基金會)
地球公民基金會長期關注校園空污議題,從2013年揭露大高雄地區學童面臨的工業區污染威脅、2014年發起校園升空污旗行動 、2016年與高雄文府國小師生共同抗議東南水泥污染等,今年6月再召開「有害空污要知情、校園環境要守護」記者會 ,與立法委員陳培瑜委員、林月琴委員及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中部辦公室共同呼籲政府盡速改善校園空污問題。
環境部回應民間訴求,於今日(9月11日)召開「兒少校園空品防護網」記者會,預計於今年進行22處鄰近學校的工業區進行「工業區空污體檢」,亦積極於校園周邊道路設置空氣品質維護區,著手面對長久以來工業區空污影響鄰近社區、校園的問題。
臨海工業區周界3公里內鄰近國小有20間、一萬多名國小學生就學。(圖/ 地球公民基金會)
台灣有許多工業區、工廠與社區及學校間距離太過接近,導致污染、工安問題,嚴重影響民眾日常生活並提高健康風險,這樣的案例不計其數,例如高雄大社、仁武社區長期與工業區為鄰、前陣子發生工安意外的高雄小港鋰電池工廠事故,一直到近期雲林褒忠產業園區的規劃距離附近學校僅49公尺之爭議等,顯見此類問題仍持續發生中。本會過去即主張「含括『特殊工業』」但非屬特殊性工業區的工業區及常遭到臭異味陳情或違規的工廠,應盡早建立空污監測制度,期待盡快亡羊補牢。
高雄重化工業區多,許多校園及社區與工業區緊鄰,應確實監測、杜絕空污,守護學童健康。(圖/ 地球公民基金會)
我們樂見環境部此次實施空污體檢涵蓋前述工業區範圍,值得肯定,但長期來看,仍應盡速以法律完善監測機制並落實社區知情權;環境部應該做好把關,還給民眾安心、健康生活的環境,地球公民提出5大呼籲如下:
- 「工業區空污體檢」之監測數據及分析報告應全面公開,並應辦理與鄰近社區及學校的說明會議。
- 以法規條文明確規範各種類型工業區有害空污監測機制。
- 參考美國南加州Rule1180,在鄰近社區與校園的工業區周遭設置圍籬監測(fenceline monitoring),即時且24小時持續的有害空污監測,建立污染高值預警機制,補強社區知情。
- 盡速啟動《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法,將尚未納入管制的有害空污一一加嚴管制。
- 產業園區開發、工廠設廠位置應確實把關,避免與社區、學校距離過近。
2017年12月17日地球公民組隊參加高雄場遊行反空污遊行,要求工業區汙染限期改善,減煤的呼聲不斷。(圖/ 地球公民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