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與吐瓦魯青年直述氣候衝擊:家園受災、文化瀕失。COP30聚焦調適、台灣號召上街,籲以在地知識與自然解方重建。
抗暖減碳

議題內容總覽
2025.10.23
11/1 「為氣候而走」遊行,不只是一次上街,更是我們為了自己、為了孩子的童年、為了勞工的尊嚴、為了弱勢家庭的安全、為了健康的生態,以及為了世代正義而共同做出的行動。這是一個社會聚集的時刻,讓我們一起「為氣候而走,打造韌性台灣」,建構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適應力跟恢復力。
2025.10.16
COP30前夕,台灣50多個團體響應11/1氣候遊行,聚焦勞工熱害、部落災損、生態破壞與能源貧窮,呼籲以人權與生態為本,打造公正轉型、世代共好的韌性台灣。
2025.10.16
從2016年以來,台灣推動能源轉型面臨了多重的挑戰,如果你也想過:九年來台灣的能源轉型是「錯誤的能源政策」嗎;或者這些衝突的結構性矛盾是什麼?
2025.10.13
2025關鍵年,11/1為氣候而走;倡2035加嚴減碳、非核減煤。面對極端高溫豪雨與生態風險,百工上街,推公正轉型、韌性台灣。守護1.5°C
2025.09.09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參考國際氣候組織之標準,整理目前國際上已繳交的NDC內容,對台灣的NDC3.0提出五大面向的檢核意見,其中有三項結果為不及格,兩項為有進步空間。
2025.06.18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TCAN)發布《2025 中鋼氣候績效評估報告》,報告指出,雖然中鋼在資訊揭露與碳管理制度方面有所進展,然而在核心減碳技術的佈局、資本支出規劃及氣候目標設定方面,仍未達到與《巴黎協定》1.5°C 氣候目標一致的水準,整體轉型進度顯示出重大隱憂。
2025.05.29
排放量位居全台工業之首的台塑化於5/29召開股東會,眾環團在會場外舉行記者會,發表「2025台塑石化氣候績效評估報告」,直指台塑化雖於議事手冊中屢屢強調綠色創新、推動減量措施,事實上卻有「減量目標與範疇不符國際要求」、「轉型規劃透明度不足」、「欠缺燃煤汽電共生汰換期程」三大不及格之處,若不盡速改善,將大舉增加氣候轉型風險,影響公司獲利及股東權益。
2025.05.06
本文記述一位NGO工作者,長年於各地爭取呼吸平權及環境正義的第一線觀察,反思臺灣社會在2050淨零轉型的過程,面對的多方挑戰。
2025.03.05
今(2025/3/5)高雄市環境保護局召開「原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土地新建半導體廠擴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82次會議。審查內容為台積電P3廠東側新擴建P4、P5廠的第一階段環評,擴建面積達42.89公頃。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出再生能源、淨零路徑、生態公園承諾及降低空污與強化監測等四大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