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台灣氣候治理的公民團體呼籲,行政院納入公民團體六大重點建言加速提出溫管法修法草案進立法院審議,以利後續台灣強化氣候治理政策,加速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抗暖減碳

議題內容總覽
2021.12.14
面對氣候緊急,全球各國多以2050淨零排放為目標,提出短中長期的減碳路徑,台灣也不能例外。為了全面加速淘汰化石燃料,必須同時推動節能與綠能,並輔以天然氣作為橋接能源,才能兼顧環保與發展需求,更快達到減碳效果。
2021.12.09
核四至少還要等15年才能發電,不僅緩不濟急,還會排擠再生能源的發展。若要減少空污,應該把資源放在更有效的空污改善作為,而不是浪費在有核安疑慮、恐無法重啟的核四廠上。
2021.11.29
距離公投不到一個月,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簡稱三接)遷離大潭藻礁海岸與海域公投案,是關心環境保護與能源轉型的公民,最為糾結的課題。
上週(11月16日),《報導者》寫出了環保團體之間的分岐,讓社會看到這個題目判斷上的艱難。地球公民基金會身為同時關注國土保育與能源轉型的組織,正是尚未表態的組織之一。公民投票只有同意、不同意、廢票或不投票的選擇,地球公民自許為環境專業組織,有責任向公眾說明我們的判斷為何。
2021.11.19
距離公投不到30天,我們希望用更深入的說明,讓身為地球公民核心支持者、夥伴的您,可以理解我們對公投兩案的看法。誠摯的邀請您一起參與。
2021.11.18
歐盟過去從來沒有說,以後也不太可能說「核電是綠電」,一來是因為核電就不是綠電。更重要的,全世界在乎的都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而再生能源沒有模糊定義的空間,就是不包括核電。
2021.11.15
千呼萬喚下,環保署昨晚終於提出「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預告,繼蔡總統宣布2050淨零排放目標後,台灣開始跟上世界的腳步,再往法制化往前邁進一步!
2021.11.03
我們要透過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邀請各位來聊聊,氣候變遷帶來了環境改變,大家的感受和心情。你的回饋,也將由「南飛.嚼事一人一故事劇團」即興演出回送給你。
2021.10.27
全球上百個關切氣候正義之民間組織所組成的「無核氣候聯盟」(Don't Nuke the Climate),在COP26前共同發起了一份來自公民社會的連署聲明,主張「我們共享的未來是綠能而非核能」,包括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的多個團體也都參與響應,並召開記者會高呼「極端氣候來襲,核電不能救急。」
2021.10.21
關心氣候政策和即將參與COP26的十個民間團體,呼籲國會應在本會期總預算審查時機,檢討公部門的化石燃料補貼項目。相關部會也應有效運用台電盈餘,投入新年度的住商節電計畫、針對淨零路徑圖的方向,加速氣候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