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選項,不是只有非核即煤!

您在這裡

文/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2018 年 04 月 27 日

您在這裡


2015年4月10日,首爾舉辦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大會,朴元淳帶領遊行。(李根政攝)

行政院宣稱為了解決北部電力不足,減少南電北送,必須蓋深澳電廠,徐國勇發言人要民眾選擇一桶煤或一桶氣,環保署李應元署長則嗆聲民眾就深澳燃煤或核四進行公投。官員們的發言荒腔走板,完全暴露執政團隊對國家能源願景的想像極度貧乏,腦中只有非核即煤的選項,只會讓人民從爛蘋果中做選擇。

昨天,立院召開「能源管理法修法-論析深澳電廠之必要性」公聽會,今天能源局正在遴選離岸風電廠商,這說明了台灣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多元挑戰,減煤、發展再生能源都是重要的轉型課題,但可惜的是,同等重要的「節能」卻一再被忽略。

事實上,在行政院去年盤點五缺的高用電需求情境下,就算沒有深澳電廠,2025年全台電力備用容量率仍達14.9%,之後隨著再生能源的發展,備用容量率還會持續增加,換言之,深澳電廠根本沒有興建的必要,促進區域供電平衡的說詞只是錯誤政策的遮羞布。

如果行政院真的想要減少南電北送、平衡區域電力供需,應該做的是聯合北部縣市政府,力推節能與城市創能,透過抑制北部用電量,及提升再生能源自給率,直接減輕中南部電廠的負荷,不必等到7年後2026年深澳電廠上線。

首爾減少一座核電廠

就舉與台北電力供需結構相近的南韓首爾市,這座有一千萬人口的住商大城,98%電力必須透過超高壓電塔從偏遠鄉鎮輸送進來,造成電廠所在地區及電塔沿線居民痛苦不堪。因此,首爾在朴元淳市長上任後,提出2012年減少一座核電廠(One Less Nuclear Power Plant, OLNPP)計畫,大力推動節電、提升能源效率、改善建築能耗,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浪費,發展城市創能、建立淨零耗能社區,提升能源自主率,減少對外縣市能源的依賴。結果,首爾不僅2013年用電「負」成長1.4%,能源自給率從2.8%提高到5%,一年半內減少了204萬噸油當量能源,相當於減少核一廠一年的發電量。現在更加碼,2022年前電力自给率提高到28%,要減少400萬噸油當量,也就是二座深澳電廠的年發電量。

同樣為了實踐區域供電正義,首爾的解方不是新蓋一座燃煤電廠或啟用核電廠,而是去負起能源消費者的責任,因為前者只是將外部成本從甲地轉到乙地,電力的供應依然建立在犧牲的體系上。

首爾能 台北不能?

反觀與首爾情境相似的台北市,柯文哲市長卻說:「台北市節電1%是不可能的」,柯市長似乎忘了,享受方便的電力時,北海岸、蘭嶼及恆春的居民正承受核安與核廢料的威脅,中南部民眾則為日以繼夜排放有害廢氣的老舊燃煤電廠所苦。北北基桃身為用電大城,難道不該多負一點節電與發展再生能源的責任嗎?同樣是首都市長,台韓高下立判。

2015年當民間團體引進首爾經驗時,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宣布,台灣應效法韓國,啟動「省下一座核電廠」計畫,走向非核家園。如今台灣版的省下一座核電廠計畫還沒個影,蔡總統的執政團隊就強推深澳電廠,更落入前總統馬英九擁核舊思維的挑釁圈套,非常不智。請中央和地方首長擺脫非核即火的迷思,效法首爾經驗,啟動雙北節能,在2025前省下二座深澳燃煤,終結不正義的南電北送,也避免北部空品惡化,讓台灣邁向真正的能源轉型。
 

(本文為2018/04/27蘋果日報論壇投書:蔡卉荀、李根政:能源選項不是只有非核即煤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