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所不知道的遙遠深山中,挖山採礦一直都是「現在進行式」。
礦產,作為全民共有的重要天然資源,開採過程卻伴隨侵佔土地、破壞環境、賤賣國土、圖利業者等問題。隨著個案觸目驚心的現場照片,礦業議題逐漸走進社會大眾眼裏。
究竟《礦業法》如何成為礦業改革的重要關鍵?為什麼修,怎麼修?採礦業又該如何與土地和周遭居民共處,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山林水土
您在這裡

台灣,我們一同居住的島嶼,有血、有汗、有衝突、有忿罵,卻都是我們相聚的地方。島嶼超過3/4的土地為山林所覆蓋,作為國土的中心保存著攝人心魂的自然與人文印記、作為河川的發源地影響著中下游整體的水土環境與生活,卻往往缺乏關注。地球公民自建立以來即持續發展山林議題,監督山坡地的不當開發與林業政策;參與河川、溼地、農地的保護。2013年起開始長期追蹤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與縣市區域計劃的擬定與礦業議題,進一步從上位空間規劃與產業制度思考台灣國土的長期發展。我們目前的工作重心:
● 持續追蹤參與國土計畫法子法與全國國土計畫、22部縣市國土計畫的擬定方向。
● 以各地工作坊及講座方式擴大及串聯國土計畫的早期公民參與。
● 推動礦業法修法、政策環評 。
● 違章工廠議題與產業鏈之研究,民間處理方案的草擬。
● 社區保育、山地農業與林業政策與原住民族土地權益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