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後,既有低污染農地違章工廠,若沒有納管、改善污水與消防設備,依法就會被斷水斷電。如今,期限已到期兩個月,但農地上未納管的違章工廠真的已經停工?過去更優先的新增建工廠與中高污染工廠,如今稽查、處分的進度如何?是否還有更多源頭控管的可能性?
國土治理

議題內容總覽
2022.04.26
5000人,花3分鐘,就可以找出全台疑似新增農地違章工廠!「大家來找廠」企圖透過社群的力量,一起保護農地,讓不肖工廠主打消興建念頭,讓政府動起來拆工廠!
2022.04.01
地球公民肯定經濟部跨出第一步,提出未納管工廠稽查名單。但對於未納管工廠處理政策仍有以下建議:一、經濟部應該公布既有未納管違章工完整清冊,並且告知銀行不可予以融貸。二、經濟部應確保各地方政府將新增建和中高污染工廠放入優先稽查名單。
2022.04.01
2019年工輔法修法時,行政院長與各部會共同定出農地違章工廠治理的三不原則:「不准新設、不得污染、不得危及公安」,立委林岱樺卻在質詢經濟部長王美花時,聲稱中高污染農地違章工廠需要檢討放寬。不僅罔顧《工輔法》規定與立法精神,也違背執政方向。
2022.03.17
我們要請蘇貞昌院長說清楚,「不至於馬上下令斷水斷電」的真正意涵,是不會被斷水斷電,還是帶頭違法延長斷水斷電的截止日?法令已經訂下期限,行政院就應貫徹執行,而不是又在最後一刻心軟,被不肖廠商看破手腳。
2022.03.14
每間農地違章工廠背後都代表許多家庭,地方政府囿於選票壓力而不敢斷水電、業者趁環保稽查單位沒上班的連假搶建農地工廠,賭的就是政府不會拆。若政府不確實執法,將促使更多的廠商僥倖投機,造成農地繼續流失與污染。
2022.03.09
全台4.5萬家農地違章工廠,尚有2.2萬多家未申請納管,如再加上每年3,000家新增建違章工廠,地方政府至少要花50年以上才稽查的完。呼籲地方政府應將每年收到的24億納管輔導金與營運管理金,增聘人力,否則公務員不盡其應盡之責,不確實執法,會有瀆職問題。呼籲地方政府應將每年收到的24億納管輔導金與營運管理金,增聘人力,否則公務員不盡其應盡之責,不確實執法,會有瀆職問題。
2022.03.02
地球公民基金會自2020年開始邀請民眾提供各地違章工廠資訊,並代為向地方政府檢舉。因為大多數陳情人表示:由於害怕個資遭洩露受到報復,才會改向民間團體求助。因此地球公民將代為揭露各地傳來的受害狀況,要求政治人物看見敢怒不敢言的受害民眾心聲。
2022.02.25
3月20號是農地違章工廠申請納管的最後大限,社會大眾都睜大眼睛看政府是否會拿出執法魄力,不再姑息不來納管的違法廠商,經濟部亦在去年年底召開記者會宣示決心。
2022.02.08
一講到違章工廠,我們就會立刻想到政府治理失能、土地使用沒有被好好控管...等等。
但我們可曾去細看違章工廠與農村聚落之間錯綜又纏繞的那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