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地球公民將到場響應南部反空汙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主辦的「2020高雄反空汙抗暖化遊行」!歡迎加入地球公民的行列。
您在這裡
耆老一輩子捍衛文化、語言、土地的故事,以及透過部落族人尋根回到祖居地,探求人與土地的關係,最後更透過耆老們的訪談,對比礦場到來前後的山林變遷。
《翻越之後》,起初為一群熱血的都市大學生在大南澳流域做區域探勘,但因在溯南澳北溪時找不到路而開始向原住民請益,後來的過程中卻從山林漸漸的踏向泰雅的尋根之路,接著更開啟了長達7年的影像紀錄和文史訪...
近年光電搶地爭議頻傳,拿濕地、農地、魚塭來換取光電,花東縱谷的農村景緻換上深藍色的太陽能板,是我們不得不的選擇嗎?我們應該如何找到出路,讓綠能、生態、農業與景觀都可以被兼顧?
高雄市長補選在即,我們認為:工業轉型與環境保護,是三位市長候選人無可迴避的課題。半世紀以來,高雄是石化、鋼鐵重工業的火車頭,及近年來正逐漸擴張的電子業,導致沈重的環境負荷,空污、土壤地下水污染都...
環評是什麼?雖有環境評估制度,但海岸開發的課題仍如波波大浪不斷席捲而來,除了最知名的美麗灣案以外,美麗的花東沿海長年飽受開發之苦。造成這些開發案層出不窮、屢試不爽的關鍵為何?環評之外還有誰也是造...
光電搶地爭議頻傳,拿濕地、農地、魚塭來換取光電,是我們不得不的選擇嗎?為什麼國外能順利推動光電,在台灣卻問題重重?是光電本身有問題,還是政策推動出了錯?
「我不是要離開家鄉,而是我的家鄉要不見了。」為什麼某(些)人的利益是需要犧牲他者(們)的生活才得以產生並維持下去?此場活動透過藝術展覽及座談與大家分享。
台灣有97%的建築都屬於舊建築,都會區為數不少的玻璃帷幕辦公大樓,空調支出往往隨著夏季氣溫節節高升,找出熱源、對症下藥,辦公室空調將更有能效。 南臺灣節電成功案例- 跟著地球公民基金會...
燃油機車業者在大選前喊出「油電平權」的假口號,讓政府取消了全國全面運具電動化的政策目標,連理應保護環境的環保署都帶頭補助民眾購買燃油機車。而這些政策都大大影響著民眾的思考方式與購買選擇。每個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