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踏實——沒有最後樂章的「麥田狂想曲」施明煌總兼演講紀實

楊爵綺/地球公民協會辦公室主任
2010 年 11 月 01 日

您在這裡

8月20日的下午,協會的大同電鍋傳來陣陣撲鼻的龍眼乾香氣,「好香喔!甚麼好料嗎?」「喜願麵包的酒釀桂圓阿!今晚講座的點心喔!」不一會兒,同事又拿進一個冰涼的包裹,打開一看「哇!喜願的鳳梨酥、如意捲!今晚的聽眾有口福囉!」大伙對於施總兼如此的情義相挺感到過意不去,但也不算太意外他會送給大家這份大禮。因為,若非對人具有一份超人的熱忱,及互助的心念;對圓夢具有超凡的毅力,施總兼也不可能於10多年前帶領喜憨兒一腳跨入開麵包店的築夢之旅;也不可能在2007年石油危機之際,決心投入種植「MIT」的小麥,讓台灣鄉間再度飄散小麥的香氣。

晚上的講座,施總兼獨有的演說親和力:自我調侃加上爽朗的笑聲,就像調味料般調和了小麥種植相關數據資料的澀、及台灣小麥種植歷史的平淡,讓聽眾漸漸咀嚼出3年多來小麥契作的各種滋味。誠如施總兼所言:決心種小麥,不只是憑著浪漫式的理想,而是憑著嚴謹的思考及規劃,「麥田狂想曲」才能從序曲繼續演奏下去。的確,從施總兼準備的演講資料,我們不難看出他為此轉變下了多少功夫,也明瞭藉由研讀台灣小麥種植的文獻資料,及熟悉「小麥」在台灣的種植歷史,才能從歷史的脈絡尋找再次於台灣鄉野種植小麥的機會。

「小麥」最早成為農業作物約是在1919年,那時台灣社會經濟面稍有提升,人們除了吃飽,飲食內容,也隨之多元,於是「酒」出現在人們的生活裡,而小麥則成為釀造杯中物的原料,與主食無關。1971年,政府開始推動十大建設,然而,就在台灣經濟快速起飛、大賺美國錢之際,「小麥、玉米、黃豆」成了政府之間為了平衡貿易的談判項目。政府大量進口美國小麥,導致台灣「小麥」種植面積快速萎縮,至1995年,公賣局停止契作的決定,讓我們更難在台灣鄉間看見熟成的麥田之美。

開麵包店十多年,施總兼不是只在技術面求進步,也時時思索產業如何永續經營的課題。因此,「07年的能源危機」便成為他帶領喜願跨入種小麥的「推手」。這一路走下來,施總兼仍是秉持「尊重第一線工作者」,「與自然界和諧共存」,「同工」,及「施氏幽默」的態度,創作這首曲目多變的「麥田狂想曲」。例如,契作農友中,有農友想以「人工灑種」的方式播種,他尊重這樣的選擇,不會多加干涉。例如,造成目前各地小麥產量仍無法顯著提升的「鳥害」,施總兼與農友因認同自然界的循環之道,便立下「不准捕鳥」的遊戲規則。例如,他會一再叮嚀農友,田間要幹活時,一定要通知他。他認為與農友並肩同行是重要的,那代表的是一種「一同成長」的同在感。

因此,施總兼目前最常作的工作就是在台灣各地契作的農地「蹲點」,作農業現場的記錄與觀察。例如,他提及美濃的「鼠害」防治,他不是拉著臉沉痛地描述,而是以生動的語言像說故事般讓農民、讓聽者明白此工作的難度及隨時會有的挑戰,激勵大家以「正面」的態度迎向可能的挑戰。當然,實作三年遇到的難題,不僅存在如何克服自然環境的課題上,「產銷」環節的突破,及如何吸引更多農友加入小麥契作的行列等,亦是令此團隊十分費心的課題。因此,施總兼不諱言「所有的挑戰都在掌聲之後」。然而,即便推廣小麥契作,每推進一步都需使上極大的氣力,施總兼仍以十分堅定的語氣告訴大家:「農業」未來會是個最有「錢/前」途的事業!期勉更多人進入農業的領域,好好深耕,一同推動農業的永續發展。

講演過程,看不到已年過半百的施總兼有任何疲態,若不提,大家還不知道當天他從清晨五點左右就開始精采緊湊的一天。是甚麼讓他保有如此超人的活力?很強的社會運動能量?或許就是他所說的:他不是要讓外界看到一個平台,而是要讓第一線的勞動者被看見;因為他期許可以讓大家在商業行為中看見社會運動的可貴。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