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未審先判,毀了七星潭的審查

您在這裡

蔡中岳/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
2016 年 12 月 27 日

您在這裡

關心193縣道的民眾參加活動,騎上單車,進入這片充滿生機的小徑(幸福193聯盟,大樹影像提供)

12/26,除了在立法院眾所矚目的婚姻平權法案審查外,下午三點在花蓮還有場縣道193北段拓寬的環境差異分析會議。不同於立法院詭變多端的司法法制委員會,是否能將捍衛平權的民法修正草案作為結論送出,可能還有的多變結果;但在花蓮這場審查,作為環評主管機關的花蓮縣環保局長,早在十一月議會質詢時就公然宣布:「環差是會通過啦!」。未審先判的作法,幾乎宣告道路拓寬確定,七星潭即將被塞爆。

花蓮縣道193線拓寬計畫,在103年就申請交通部公路總局的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而環境差異部分,經多次審查,於今年七月在爭議中通過193線南段的拓寬,但北段拓寬因有可能造成七星潭塞車,且不少在地人反對,加上沒有必要性,農委會林務局也認為路線規劃上會破壞國土保安林地,所以最後不予通過。

但花蓮縣府為求通過,再次變更設計,把一條道路改的忽大忽小,想要再次闖關。縣議員何禮臺在議會質詢時,語帶脅迫地強勢要求環保局長承諾環差的結論;而環保局長饒忠更直接在議會的殿堂上表示環差會通過,此言一出讓眾人譁然。不少人以為是一時心直口快的口誤,但饒局長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的澄清,更顯誇張,強調自己並非說會馬上通過,但「一次不過、再修再送」、修到環委滿意「總有一天會過」。

一個依法要決定「通過」或「否決」的審查還未開始前,就被聲稱總有一天會過關,那不叫審查,只是開會背書,而送審資料都還沒出現時,就直接由審查機關的負責人公開承諾「通過」,代表政治力凌駕於專業和法律之上。議員利用質詢時間公開施壓,要求行政單位逾越職權承諾,本來就是台灣普遍的弊端,也應該撻伐。但如果連口口聲聲「依法行政」的政府部門都不迴避,帶頭違反行政中立,那民眾對政府到底該如何產生信任呢?

回頭來看,193線拓寬,其實根本沒有任何效益;依據縣府評估的資料,一來193行經的觀光熱點─七星潭,該路段拓寬後,塞車現象依然不會改變,二來除了七星潭一帶,其他路段現況幾乎沒車,未來縣府預估車流成長量也都極少。簡言之,無車的地方不須拓寬,塞車之處卻因路幅過小,又可能在颱風時被浪打到而無法拓寬;如此的困境也不適合做紓解車流的替代道路,實在不知為何要浪費全國納稅人六億多的經費拓寬。更荒謬的是,縣政府在做公聽會、土地徵收說明會到環差審查,明明是同一條路,卻在各類會議報告裡呈現不同的目的與成效,只是再再展現縣府強烈想拓寬且消化預算的心態而已。

台灣各地的公共建設,這類無效益硬做的道路比比皆是,但從中央到地方,幾乎無人認真評估。公路總局不把關的情況下,數十億的預算生活圈預算,只是一再創造蚊子工程;而中央環保署也該管管,這樣未審先判的環評相關審查,還要發生多少次?而在面對已經被宣告結論的193縣道審查,公民力量格外重要,而不是讓政府、議員的合議成為唯一的結論。一群花蓮公民組成的「幸福193聯盟」日前買了地方報頭版,強調「爭取改善不拓寬,共創幸福193」,在議會失靈的地區,公民監督更需要從你我做起。
 

(本文為2016/12/24 蘋果日報論壇投書:未審先判毀了七星潭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