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取32條人命的教訓 高雄氣爆週年體檢

您在這裡

地球公民基金會
2015 年 08 月 04 日

您在這裡

2014年7月31日深夜,高雄市連續發生多起石化管線氣爆意外,造成32人死亡(含7名消防員)、337人受傷。每回的災難都是記取教訓進行制度改革的契機,端看政府是否能有所作為,記取32條寶貴人命的教訓!

高雄氣爆一週年,管線公開不及格
氣爆後為了讓民眾可以瞭解管線分布情況,各縣市紛紛把管線圖上網公開。如台北市 、有石化業的新北市 、桃園市 等皆以互動式網路地圖公布方便查詢。但發生氣爆的高雄市,雖宣稱資料庫已建置完備卻仍不願公開管線圖 供民眾查詢。只在網站上提供兩張內容不清的投影片 應付了事。取得資訊、瞭解情況是防災的第一步,唯有市民瞭解周遭風險才有可能預防和反應。

管線周圍的居民與通勤者仍不知危險何在?如何避難? 
石化業在高雄發展已超過60年,但過去中央或地方的防災計畫皆未把工業管線災害納入考量。六月初經濟部才為此頒佈『工業管線災害防救業務計畫』,但尚未看到市府據此更新防災計畫。建議市府可參考美國EPCRA(Emergency Planning and Community Right-to-Know Act),納入由下而上公民參與,讓住民、消防、醫院、學校及社團共同擬定計畫,強化通報及演習,才能讓災防計畫不只是紙上作業。

中央地方大鬥法,石化管線仍無「法」管
氣爆已屆週年,目前石化管線管理的法源依據,居然還停留在經濟部去年9月薄弱的一紙函釋 。中央和地方只在公司總部能否南遷高雄的稅收問題上爭執不休,使得「石油管理法」、「工廠管理輔導法」中的石化管線安全維護相關規範、意外處罰究責等法令修正原地踏步。各級政府皆應以公共安全優先,不應讓管線管理的「法律假期」繼續下去。

縮減石化產業規模,打造宜居城市
產業型態與區域規劃問題才是氣爆發生的原因。重化工業所帶來的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地下的石化管線風險,嚴重犧牲高雄市民的生命安全與健康。高市府氣爆後在災區重建、代位求償與災民慰助上有所努力。但在產業轉型和石化專區議題上,卻僅消極地等待中央政策下達。地球公民呼籲市府不必故步自封,應積極主動邀集公眾,討論產業升級轉型的時程表,打造真正的宜居城市。

註:
1.台北市道路挖掘管理系統(http://www.dig.tcg.gov.tw/tpdig/
2.新北市imap (http://map.ntpc.gov.tw/)
3.桃園市道路資訊查詢系統(http://epark1.tycg.gov.tw/tycdigout/
4.高雄市公用管線管理平台(http://pipegis.kcg.gov.tw/
5.「高雄市地區石化管線示意圖」、「高雄地區地下管線路徑簡述」
6.工廠廠區外用於輸送石化原物料或產品之地下工業管線視為工廠設備延伸,屬工廠安全管理範圍,比照廠區內之設備加以管理。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