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辭:好山好水好政治

您在這裡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2015 年 12 月 14 日

您在這裡

「政治」在台灣一直是個敏感的話題,可能是危險的、爭議的、骯髒的,但政治影響了每一個人,我們無法不去面對它。

近年來社運人士在街頭,以血肉之驅忍受盾牌、警棍的重擊,以非暴力抗爭守護民主、環境、勞動、人權。去年的318佔領立院運動、426凱道反核,其動員規模、抗爭強度都已創造歷史,接下來我們得思考:是否繼續擴大佔領街頭來改變台灣,或者追本溯源的改造體制?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是許多抗爭者流行的話語。但是,當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慘敗,2016幾乎註定失去政權後,又該如何面對民進黨的執政?

也許,抗議馬英九執政的印記還很新鮮,但我不會忘記民進黨八年執政的抗爭經驗。當民進黨推出「新十大建設」,意味著是向蔣經國的十大建設致敬,裡面有爭議極大的蘇花高、吉洋人工湖;而「大溫暖大投資」,則以犧牲土地、環境和勞動條件的方式吸引台商回流,台灣流失了數千公頃的台糖土地;BOT政策、台塑煉鋼廠、國光石化、中科三、四期等,都幾乎是向財團傾斜的政策。同時,民進黨在野八年,真正為土地和弱勢人民發聲的立委也越來越少。

如果國、民兩黨都不是真正好的政治選擇,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2016大選在即,社運界許多幹部正集結一股政治力──「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這股從社運出發的政治力能否突圍而出,將深刻影響台灣政治生態。

環境問題的源頭是政治、民主、經濟體制,當我們在倡議政策與法案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工作。面對2016的大選,地球公民提出了一份政治參與原則:試圖從一個環境團體出發,界定對政黨、政治人物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維持何種距離?組織內部如果有適切的政治人才要去參選,參與政黨工作,我們又該怎麼辦?
這是一條創新的道路,就像我們當年創辦地球公民基金會一樣,都需要您的支持與指教!

議題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