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演習還是演戲?

您在這裡

文、攝 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能源與產業部主任
2016 年 01 月 25 日

您在這裡

「嘟~~嘟~~嘟~~」響一秒、停一秒,重複九十次,長達三分鐘,這是核災警報音。

今年9月,我以屏東縣核安監督委員身分前往新北市及核一廠觀察第21號核安演習,這是繼前年參訪核三廠演習之後,第二次透過社區廣播喇叭聽到如此刺耳的警報聲。隨著警報聲歇止,手機裡叮咚傳來台電發送的演習簡訊。

依照《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中央及地方政府、台電,必須擬定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計畫,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定期舉辦核安演習,以強化核子事故緊急應變體制和應變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下表為各機關權責。
右圖:台灣核三廠(上)、核一廠(下)核安演習手機簡訊通知

2011年福島核災後,原能會不僅在演習劇本加入地震海嘯等複合式災害造成電廠斷水斷電與輻射外洩的模擬情境,也擴增緊急應變計畫區(EPZ)範圍到核電廠外八公里內,參與演習的人數遂增加到今年的六千多人。然而對照EPZ實居人數(核一廠30,161人、核二廠46,032人、核三廠33,330人),仍非常不足,因此採逐里宣導、發送手冊以求彌補,宣導效果與觸及率尚待進一步檢討。

另外,輻射塵飄散受風向與環境地形影響,八公里以外地區也可能是輻射熱點,而有必要機動調整疏散路線、民眾集結與安置地點、輻射偵檢採樣地點,甚至讓區外民眾參加,但這些因素沒有被納入演習中。

由於真實的災害往往不照劇本演出,為降低災害損傷,需要建立一個有彈性、互信的應變機制,而其基礎就是資訊公開。因為核輻射不像風或雨可經由身體感官察覺,必須仰賴輻射偵測才能得知,一旦掌握輻射資訊的台電或政府不及時對外公布,或隱瞞真相,或避重就輕選擇性釋放,就會破壞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反而不利救災應變與社會復原的運作。福島核災中擴大的輻射汙染、意外傷害與社會撕裂,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公司隱瞞資訊難辭其咎。

三天演習參訪中,我最在意哪些災情與輻射資訊何時、用什麼方式傳遞出來給什麼人知道?政府部門之間如何協調、分工、聯繫?民眾是否都有正確的輻射防護知識,而能採取正確的自保措施,甚至規劃妥適的避難生活計畫?

我看到官民軍警將核子事故應變程序、勸離、交管、搭車疏散、輻射偵檢、除汙等步驟完美準時地排演過,也知道政府指令將透過廣播、媒體、網路傳遞出來,但在精心規畫安排的情節與台詞背後,卻看不出人們因為參與演習而提升了正確的輻射防護認知,也看不到核子事故應變機制如何展現彈性與韌性,更看不到人們對此機制的信任向上提升。

參演的老阿嬤說出了真心話:「若發生核災,我哪裡也不去」,道破演習只是演戲的窘境。看來這耗費金錢、時間,讓各級單位雞飛狗跳的核安演習,還有很大的檢討空間。
 

演示核災警報發布後,警方卻離民眾情境。 演示蔬菜採樣福射偵檢。
路邊設置車輛除汙設備。 空中輻射偵測機。
國軍協助傷患除汙消除作業。 民眾經過門框輻射偵測器,無輻射汙染者方可
進入收容中心。
議題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