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不能處理的東西,盡量不要變成垃圾

口述:黃矯子/嘉義縣古民國小教師 整理撰文:王敏玲/地球公民協會副執行長
2010 年 07 月 01 日

您在這裡

我有兩個孩子,一個國二,一個小四,最近聽同事明弘說有李根政的演講,我就去聽,以前荒野在嘉義辦活動我也會去。聽完演講,知道這個社會還有這樣的團體,燃起一絲希望。

我自己是農家子弟,總覺得以前的生活環境感覺比較安全,自從有孩子後我開始擔心環境問題,憂心下一代要面對的未來。後來我去買豆漿都盡量帶鍋子去裝,在學校我會提醒小朋友有些環境不能處理的東西,盡量不要變成垃圾,要少開車、多走路。孩子要買玩具前,我會請他們再想一下,是否真的必要。

幾年前我開始呼籲、半規定學生不能帶早餐來學校吃,我認為熱的東西放塑膠袋不好,影響健康,也製造太多垃圾。雖然常呼籲,但下課時間還是常看到小朋友們人手一杯,很無奈。

我家老大一、兩年前曾問我說媽媽妳覺得要不要蓋核四,我回答:我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學識,並不清楚,但如果這個工廠製造的廢料,我們還無法處理,就不要蓋,雖然有很多專家保證,但是一旦哪個環節出問題,環境會無法負荷的話,就不要輕易冒險。

我家中原本有牛皮沙發,先生曾用皮革劑處理,後來覺得不妥,四、五年前壞了,我決定換可拆洗的布沙發。我認為廁所若不太髒時也不必用清潔劑、芳香劑。

我自己只能做一些生活環保,其他的要靠組織,我們一般人若不能直接參與環保行動起碼要支持這樣的團體來監督政府,尤其政治人物常因選票考量只看到短暫的利益沒有考慮長遠的、社會公平的,需要團體監督。我認為社會上若無法支持這樣的團體,讓其茁壯,我們也有責任。(本文於2009年04月電話採訪後整理,因本刊稿擠,遲至今日刊登)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