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經驗看能源轉型與核廢

您在這裡

周東漢/地球公民基金會前主任
2016 年 09 月 27 日

您在這裡

德國綠黨的霍恩(Ms. Bärbel Höhn)議員,2016年6月30日在「他山之石:德國經驗的能源轉型與核廢處理」論壇分享德國的能源轉型及如何處理與面對核能和核廢料。霍恩議員不斷強調德國是一個民主政體,因此,這些決策都是藉由還權於民(power to the people),在充分且完整的公開資訊下,讓民眾選擇。

一開始霍恩便強調德國綠黨的永續立場,認為核能發電是種錯誤的資源運用方式,不但可能會造成環境污染,更重要的是核廢料至今沒有一個國家能妥善解決。德國綠黨與社會民主黨結盟1998年成功主政,便決定廢核、發展再生能源等能源轉型重大政策。目標在2022年全面廢核、並於2050年前轉型成以再生能源為主體。而政府除了找出乾淨能源、全力發展再生能源與提升能源效率的技術外,更強調決定權在人民,而非擁有電廠的大財團。她說,2009年開始,德國再生能源發電量便已超越核能;2015年底再生能源已達到30%,而核能則不到15%(見下圖),將來德國希望再生能源達到60%。

20160927-015.png
霍恩說,雖然德國的電價比台灣高,但消費量較低,且政府運用透明電價、節電技術,配合政策和法規來說服人民減少對能源的依賴,更重要的是:國家用制度讓人民進一步成為再生能源的投資者。同時,政府也提供弱勢者補助,讓他們可以付家戶電費。而能源轉型獲得德國人民高度支持的關鍵在於政府把決定權交給人民,讓人民可以投資再生能源,也創造了37萬人的工作機會。例如,農民可在農場裝置太陽能光電板或風力發電來增加收入(圖一、圖二);超市自主裝設太陽能供電給大量的冷藏設備,省下許多購電經費。

20160927-016-2.jpg圖一:德國農場架設風力發電機組© Nordex SE (旅德新聞工作者林育立提供) 

20160927-017-2.jpg
圖二:德國社區家戶屋頂架設太陽能光電板(照片來源:en.wikipedia.orgwikiPhotovoltaics)

第二部分主題談的是德國的核廢料處理經驗。德國從1998年決定要廢核,而2011年福島事件後,人民與國會更加確定此方向。目前預計在2022年要將最後三座核電廠要關閉。

後端處理最關鍵的還是高階核廢料,目前尚未有理想的解決方案;加上人民都希望核廢料處置場離自家愈遠愈好。對此,霍恩強調,即使要不斷面對抗爭,德國綠黨還是希望全國可以重視並重啟討論。

德國處理核廢料掩埋場選址的三原則:這是全國責任、要平等對待、污染者付費。核廢料處理委員會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完成委員會代表性的初步討論。目前已進入最後討論,2017年檢視新訂法規的需求,2018年進入選址程序,2031年才確定最終掩埋場並計畫建造,2045年開始貯存使用,2075年結束貯存並監測。該委員會分為幾個工作小組:處理公眾對話與公民參與及資訊透明的小組、評估小組、社會影響與科學小組、訴訟小組(與能源公司)、原則綱要小組等。成員包括2名主席、8名科學家、8名公民團體代表、8名聯邦政府代表、8名國會代表。

霍恩指出最終處置一直是難題,所以才需要委員會擴大公眾參與。委員會每三個月就會到各地去舉辦公聽會,任何人想了解進度都可以上網或參加會議來表達。

20160927-018.jpg
德國聖彼得大教堂屋頂架設太陽能光電板@Solarworld (旅德新聞工作者林育立提供)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認為,公眾對於能源議題不能只停留在經濟或科技面上,而是要回到全民的決定權力,變成一個公共參與的可能性,這樣才能打造能源體系的信任基礎。由此可看出德國在推動此政策時不斷強調社會溝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地人民的權益與關係,這也是能源轉型政策成功的關鍵,值得台灣學習。

而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周桂田教授認為,不論是能源轉型的推動或是核廢料的處理與貯存場的選址,德國都能以達到社會共識為優先,公眾參與是與台灣最大的差別。雖然中心做過幾次民調都發現,台灣人民支持再生能源的比例都高達80%以上,但政府卻沒有把握此機會去投資或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甚為可惜。

所以,台灣新政府如何向德國學習,讓人民從觀念上調整與改變,才是邁向非核家園與低碳社會最重要的關鍵。例如,德國電費帳單上載明再生能源附加費,讓民眾明白付出的成本代價是什麼。台灣電價過於便宜,政府如何讓人民了解電價需要納入使用化石燃料或核能產生的污染及後續處理等外部成本;抑或是這些電價有多少可以投資在再生能源,如果不支持再生能源,我們就得負擔核廢料、空氣污染的風險,相較之下,就能凸顯出發展再生能源的優勢了。

(本論壇於2016年6月30日由台灣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協會主辦)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