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四百億基金 人民來作主 民間力量發酵 第一起民間提案通過

您在這裡

吳如媚/2022花東願景公民論壇執行秘書
2014 年 01 月 25 日

您在這裡

 

緣起:花東發,發了誰?

2010年初,名為「花東地區發展條例」的草案在立法院被提出。這項特別針對花蓮、台東兩縣而來的法案,其中設置一筆十年四百億的「花東發展基金」,因而在花東民間引起軒然大波,並且被廣泛地討論。

2011年6月,立法院三讀通過花東條例,刪除各界疑慮之土地釋出條文,並且納入了一部分民間訴求,令人惋惜的是,花東發展條例的最後三讀版本與立法過程,依舊呈現了幾項重大的缺失,例如忽視原住民族基本法,監督與參與機制有待加強,以及立法院缺乏透明的立法機制等。

花東怎麼發,公民自己說

從「東部一群人聯盟」開始,民間舉辦了數十場演講、社區與部落說明會、紀錄片放映會、行動劇、音樂會、校園巡迴等活動,,並提出公民版之花東發展條例。

「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則是在條例通過後,由花蓮、台東民間團體自發性地聯合籌辦,建立一個民間交流、發聲的平台。論壇強調,我們的想像與願景,主要來自於在花東的日常生活經驗,是來自於生活經驗中所淬煉出的解讀。參與論壇的朋友,雖然看似來自各行各業,然而,每位參與者只有一種身分—我們都是在地居民。


圖一 台東論壇針對內政部的專案會議召開會前會

論壇現況

過去在2012年間,民間分別在花蓮及台東舉辦多場在地論壇與聯合論壇,並且參加政府舉辦的公聽會、說明會,提出身為花東公民的意見。這一連串公民參與過程,正是期待十年轉型的這一段歷史,公民的聲音不再被忽視。 

有感於持續追蹤政府與推動公民參與之必要性,2012年底,花東民間發動募款,聘任了一位一年的專職人員,負責持續追蹤瞭解政府對花東四百億的規劃,供大眾進行預算監督檢討,也要求政府研擬民間參與「計畫提案」之機制。

第一例民間提案成功

花東論壇於與花蓮樸門部落發起人—邱奕儒老師,以及幾位專家學者、社區工作者合作,向政府提出了「推動花東合作事業 強化地方產業」發展方案。我們在無政黨、無經費、亦未成立正式組織的狀況下,首次嘗試匯聚民間力量向政府推動提案,同時也是政府首次開放「民間提案」機制後的第一個提案計畫。


圖二 花東論壇與花蓮樸門召開合作事業說明及討論會

「推動花東合作事業強化地方產業發展方案」目的,是希望政府協助花東地區民間推動「合作事業」,在花東嘗試發展不同於以往的經濟模式。面對全球經濟環境快速惡化等嚴峻考驗,特別是花東地區,透過草根性的合作事業教育推廣,配合由下而上的經濟規劃及專業輔導,重視合作金融與各類合作事業,希冀穩定在地經濟角色,強化經濟、社會、文化和教育功能。該提案在今年5月,由推動小組通過決議,正式納入中央政府主辦的計畫。

合作事業提案的通過,對於花東民間有極為重大的意義。首先,該計畫源自民間自發舉辦之公民論壇所發展之政策方向,提案之內容,不論在民意、公民意識之基礎上,都有一定之程序嚴謹性及正當性。再者,本計畫不同於傳統引進外資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合作代替競爭。

這是花東民間第一個成功闖過政府重重關卡,進入體制內的提案計畫。我們期待號召更多花東在地團體,以及對於花東發展有別於政府框架的伙伴們一起參與,使得花東民間能夠真正從花東基金當中取得補助,真正地落實公民參與政策,並且讓花東論壇作為平台的角色與功能能夠持續發揮,讓民間力量在東部遍地開花。


附圖三:民間提案流程/提供:花東論壇

議題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