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農村的氣候變遷調適與發展

您在這裡

江益璋教授演講記錄
陳映蓉/CET志工
2015 年 03 月 25 日

您在這裡


採納地方居民的生活經驗,保留早期渡河的船筏取代建構橋梁,文化得到保留,又具實用效果。(圖片來源:江益璋)

為適應氣候變遷,農村保留傳統灌溉池,具生態平衡又可減緩洪災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圖片來源:江益璋)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報告證實,人為的氣候變遷造成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發生頻繁。個人的節能減碳動作已不敵大環境氣候變化。曾在德國鄉村空間經營研究近十年的江益璋老師指出,農村落實低碳生活的同時,更應提高社區的調適能力並保持彈性,以迎接難以預期的未來氣候變遷挑戰。

江老師以德國芸德(Juehnde)能源村的發展作為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並進的最佳案例。該能源村結合農業廢棄物向木削、玉米、動物糞便等農村在地資源開發成生質能源,讓農村能源自給自足,甚至能將多出的電量銷售到都市。

芸德能源村的成功除了歸功於學術單位與地方居民的密切合作,更重要的是有政府跨層級單位縝密的聯繫與合作,區域內也需有完整的公共電網,才能有效傳送電力。江老師以多年對德國的觀察,加上回台的經驗累積,整理出能源村成功關鍵,及面對氣候變遷提升調適力的基本考量如下:

一、公私協力:村民成立合作社形成穩固的行動網絡,再擴及電力公司、地方及邦政府、農業部、生質能源中心及歐盟計畫單位等,發展成區域發展聯盟。

二、基礎建設:能源村應兼具完整的生活機能,如農業生產、幼兒教育、醫療體系、商店、文化中心等均衡發展,才可稱作具備調適能力的農村。

三、經濟效益:生質能源在德國再生能源市場中佔大宗,能源村除了能源自給自足也能透過共用電網將能源傳送到其他地區。

四、因地制宜能源村發展應考量各地不同的氣候與地理條件,例如集村的管線配置有利用熱能有效傳送,日照充足的地方可搭配太陽能源。

五、在地經驗:氣候變遷調適具有地方性,相關政策應多參考在地經驗,善用農村傳統知識與技能,也更能反應當地生活及文化需求。

整體來說,未來農村應接受氣候變遷事實並積極思考發展契機。發展低碳能源的同時,也應提高社區調適能力並保持彈性,以迎接難以預期的氣候變遷挑戰。

議題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