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區域計畫監督平台

呂翊齊/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
2015 年 03 月 24 日

您在這裡

在全國區域計畫公告後,各地方區域計畫的準備工作已正式展開。由於規劃權利下放加上計畫內容艱澀難懂,社會上湧出一股對於政府的強烈不信任感,擔憂國土計畫機制的改變,將會帶來新一波的土地危機。儘管營建署再三強調,全國區域計畫是為了銜接國土計畫法未立法前的過渡期,且計畫內容並非開放土地開發機制,而是為了加強管制,但這樣的說法並未得到環運圈的普遍認同,在撻伐聲浪中,國土計畫一時成為關鍵字。

對於這樣的氛圍,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在八八風災之後,社會終於又喚起一點對於國土計畫的關注;憂的是,這波輿潮其實並未成功的聚焦、找出關鍵課題來引發對話,因此社會共識遲遲無法凝聚。原因在於,事實上大家對國土計畫的認知並不深,卻普遍有一種迷思,認為現今諸多土地亂象肇因於區域計畫和都市計畫失去管制功能,所以期望國土計畫法的立法,但對該法卻疏於追蹤立法進度、排除阻礙,也並未思考現行體制有無改變的可能,導致一種奇怪的現象:環境議題的衝撞點全部壓在環評會,但區委會的土地開發許可審議放空城 ;心裡認知國土計畫非常重要,但當政府端出實際政策卻無法跟得上腳步。

於此,我們深切反省,對於國土計畫的知識、框架和內涵,我們亟需重新理解和學習,同時也必須一改先前的工作認知,將關切放在日常的主動累積,而非被動地等待回應政府。而在全國區域計畫之後,面對在地化治理與地方政治派系的挑戰,我們也迫切需要一個平台串連各地團體,將體制改變的危機和利基傳遞出去,這是我們舉辦全國區域計畫工作坊的主要原因。

長久以來,地球公民深耕山林保育、工業污染、農地與花東海岸保護、能源等議題,最需要的即是如何跳脫個案層次,從國土本質區分出可發展與不可發展地區,於體制開創一條真正的永續之道-國土計畫正是最關鍵的突破點。工作坊只是個開始,後續區域計畫的追蹤仍需要更多公民團體的關注。

議題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