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永續呢?

您在這裡

王敏玲/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2011 年 07 月 01 日

您在這裡

2008年12月筆者與高雄市府一行人赴波蘭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14次締約國大會(COP14),由於大會談判幾無進展,會場失望聲不斷。閉幕當天,年輕環保人士組成的「350組織」召開記者會,來自法國的摩根小姐說,她上網查看京都議定書,發現那是1997年的事,都已經過十年了,全世界還在原地踏步,說要抗暖化卻沒有真正減排,都在談交易、機制,說著說著眼淚就流下來。她的話讓在來自高排碳國家的我與李根政執行長,非常汗顏。

2009年,地球公民協會與高雄市政府、議會努力擋下台電大林電廠兩座燃煤機組,使台灣/高雄每年減少了800多萬噸CO2當量的增排,此後並持續倡議減少排碳、降低工業污染。但國光石化案一旦通過,儘管縮小規模,每年至少仍將排放729萬噸CO2當量,這種繼續發展高耗能、高排碳的產業策略,叫國人日後如何面對國際社會?執政者重視的究竟是哪門子的國際觀?

去年2月24日永續會第23次會議討論了海岸保育及復育方案,林俊興、蔣本基、余範英三位委員都發言強調氣候變遷問題,國光石化環評會專案小組會議召集人蔣本基教授更提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應強化調適策略,推動調適技術並形成「調適產業」,會議主席吳敦義院長也裁示要納入委員意見。試問國光石化是調適產業嗎?


台灣該認真面對國際社會的減碳呼聲了。 王敏玲攝於COP104會場。

開發單位宣稱將透過向中油五輕購買104年關廠後的370萬噸碳權,再向國外買90萬噸碳權,減輕碳排放問題,這種將碳權無償核配,為新增的污染源、排放源解套的作法,是平白讓耗能的污染者坐擁一筆天外的收益,難道我們要教育孩子「排碳愈多、得利愈多」的價值?4月8日立院三讀通過空污法修訂,要推動機車停車怠速熄火超過3分鐘將課以重罰,令人不解的是,為何對不熄火的超級大煙囪卻如此寬大為懷?

國光石化是因應氣候變遷問題的產業,或是讓已經失衡的產業結構雪上加霜?答案非常清楚。

(本文於國光石化二階環評第五次會議前投稿--2011年4月20日登載於蘋果日報論壇版)

議題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