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的眉眉角角--國會觀察

您在這裡

2013 年 08 月 20 日

您在這裡

文/周東漢(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 主任)

來到地球公民的這三個月來,才深刻體會到原來要國會遊說運作不是之前所想的那麼容易,這不像專案管理有一定的SOP、也不像大多的環境議題可以做明確的策略與利害相關者的分析,除了需要隨時掌握最新的進度與消息外,更多的是面對折衝所需要當下的綜合判斷能力。雖然這門功夫我還尚未摸熟,但也慶幸有許多前輩(不論是助理或是參與過國會遊說的同事)的協助,才不至於出現大紕漏。

記得第一次參與觀察的是要審查”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修法的衛環委員會,現場看怡蒨(前北辦同事,負責國會遊說)穿梭在人群之間提供委員"子彈”外,更要隨時聯繫相關專家學者取得更多後援。這下才發現,除非本身對此政策或議題熟稔,否則怎能上演這即刻救援的戲碼!但除了在實質審查會之外,還有委員邀請行政機關來討論的協調會,以及最近因為會計法吵得沸沸揚揚的黨團協商。例如毒管法就在林淑芬委員的協助下,我們得以多次跟毒管處討論修法細節;而環資部與農業部的組改爭議,也是田秋堇委員協助才有機會與林務局對話,諸如此類都是我們對於所關注的政策議題需要極力爭取的機會。

可是,對於公民團體而言,不論是協調會或是黨團協商,確實都屬於「黑箱作業」,一方面無法事先得知議程或時間地點,另一方面也完全沒有協商過程的紀錄;例如5/29環資部組織改造的黨團協商,竟是從某助理臉書上得此訊息而非從立法院公開的會議預報上得知。然而,這些政策法令的通過或修改茲事體大,因此,我想仍須盡可能的去影響結果,不論是見縫插針、趁人之危(例如某行政機關很急著要過)甚至要交換籌碼(最小損害控制)等,如何靈活地運用這些策略,才是一個國會遊說的核心工作。

總之,現在面對這不公開透明的國會,促使其朝向預告、透明與課責等原則當然重要,但此同時,如何能具體、實質的影響這些法令政策,使其朝向對人民與環境更加友善的發展,更是當務之急。如何能從源頭管制以減少末端諸多問題的產生,相信不論是對環保或其他領域而言都是關鍵,因此,未來國會遊說的工作必定更加重要。而我初次的國會觀察確實獲益良多,也見識到台灣社會「喬事情」文化的縮影與極致,更敬佩的是許多奮戰不懈的夥伴,在此時空條件下仍努力的為理想而打拼,積極創造更多更好的可能。

議題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