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塭種電

您在這裡

文/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李翰林(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2019 年 09 月 01 日

您在這裡

太陽光電需要土地,屋頂型爭議小、線損少,應該要提高裝置的目標。

地面型的光電應該藉由嚴格審查,迴避敏感地區,以避免破壞生態、農漁產業環境。

七股的養殖漁業正受到光電業進駐的衝擊。
僅管太陽能面板並不會釋出毒性物質,但是,包括土地租金的上漲、
如何確保養殖的產量、清洗時不會污染水質等,都需要建立一套可信賴的運作規則。

地球公民正結合生態團體、在地的漁民、學界,和業者、政府展開協商和討論。
盼盡可能除排對漁業與環境生態的負面影響。

台灣西南沿海,有面積廣大的養殖漁塭地,主要分布在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和屏東,是全台日照最充足的地區。政府希望結合光電綠能的養殖模式,一方面推動綠電,另一方面升級養殖產業、增加漁民收益,這是「漁電共生」的初衷。

農委會水試所從2017年起,陸續針對文蛤、虱目魚、吳郭魚和鱸魚等養殖物種,在現行法規規範40%遮蔽率的前提下,試驗結果是魚類養殖與一般對照組產能幾乎沒有差異,都能達到法規規定70%的產能,文蛤在夏季的產能有增加,但還需進行完整一年的試驗,也需要以七股養殖環境條件來進行試驗。因此,水試所啟動雲林縣台西鄉文蛤試驗池太陽能發電,下一步要在七股和台西都各規劃10公頃綠能養殖創育基地。

換言之,水試所的試驗並未全面解決養殖業對光電進駐魚塭的疑慮。

台南七股最有名的,除了海產就是黑面琵鷺。
這是許多環境團體、在地居民共同努力,擋下濱南工業區開發案,避免了高污染石化工業、煉鋼業進駐,守護下來的珍貴環境資產。

七股除了潟湖裡豐富的漁產,當地的養殖業更是全台少數利用海水潮差生態養殖文蛤、與黑面琵鷺共存的產業模式。

在政府宣布了漁電共生政策,但尚未建立運作規範之前,綠能業者和掮客開始進駐該區,和地主簽約租地,結果導致租金飆漲十倍,嚴重衝擊既有養殖業者的生計。

這個爭議出現後,地球公民和高雄、台南鳥會、台灣濕盟、黑琵學會等環保團體,和漁民一起到行政院、立法院陳情,促成和政府磋商的工作平台,討論區位、生態調查,漁民工作權、漁業產值、清洗等審查原則。

農委會與台南市政府均宣告,現有承租戶可以優先養殖,沒有取得漁民同意,綠能業者將無法通過審查。不過,為了確保七股的生態與生產功能,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在魚塭上加蓋太陽光電板,究竟會破壞既有的生產環境,還是創造加值效果?端視政策推行前,是否納入漁民、公民團體、業者與學界等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建立出再生能源推動的環境保護原則。

2019地球公民第三屆 「找尋南方的答案」高中寒假營隊,有近四十位學員拜訪七股漁民及綠能業者,分為五組親身去體驗當地的生產,理解多方觀點後,學習尋找解決之路。

由下而上、共同建構規則,創造和社區共存共榮的模式,正是台灣發展再生能源應該走的路,也是地球公民持續在努力的項目。

*感謝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楊惠欽會長、文蛤產銷班郭永慶班長、黑金文蛤生產者黃芬香、台鹽綠能、黑面琵鷺保育學會戴子堯秘書長、成亞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大資源工程學系接待學員,讓我們擁有第一手的土地和養殖業體驗。

20191022-6.JPG

 

議題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